近年来,邳州市新河镇充分拓展产业兴村之路,因地制宜深挖土地资源,积极探索引进宜地产业,在各村找出适合当地发展的优势项目,如袁场村的肉鸡特色种养产业和锦绣黄桃产业、新河村的稻麦轮作肥蟹产业等,真正将区位优势、资源禀赋转化为乡村产业增长优势,有力推动了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。
“一只鸡”,育出产业链。
以前,新河镇袁场村是一个土地分散、营收效益低的农业村,村民种地的积极性不高。袁场村通过上级扶贫资金的支持,因地制宜选择养鸡产业,建设了3个养鸡大棚,通过村企联建与肉鸡产业龙头企业益客集团合作,实现互惠共赢。
“我们负责搭建养鸡大棚,益客集团给我们村里8.5%的分红,三个大棚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。”袁场村党支部书记刘兆良告诉记者。如今,新河镇的肉鸡产业已经较为成熟,拥有从肉鸡养殖、加工、深加工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。
同样是新河镇的闫老庄村,通过建设肉鸡养殖场,盘活闲置土地45亩,新建养鸡棚10栋,每年企业分红有4.5万元。村文书闫涛介绍说:“村里的鸡棚养殖量约34000只,一年可以养殖6到7批,年出栏量约35万只,年效益大约有50万元左右。”
今年,新河镇继续以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区建设为引领,紧盯益客集团肉鸡全产业链项目,加快润客食品产业园、润良产业园征补清障,在肉鸡调熟项目开工基础上,再开工2个肉鸡产业链项目,确保2024年实现开票40亿元、税收突破3000万元。
“一个桃”,增收20万元。
盛夏时节,走进袁场村200亩黄桃果园,一棵棵桃树枝繁叶茂,硕果累累,丰收在即。“我们种植的黄桃属于锦绣黄桃,预计8月中旬成熟。这种黄桃口感好、易存放、可冷藏,销售时间长,大概在20天左右。”刘兆良说。
有了肉鸡产业的引领,袁场村再从公共空间治理入手,收回中运河滩面地300余亩,并通过考察学习,从上海引进优质黄桃品种,因地制宜在中运河滩面地推广“锦绣黄桃”种植,目前黄桃已进入盛产期,今夏丰收在望,初步预估亩产在3000斤左右,能给村里带来20万元以上收入,带动村民就业200多人。
实践证明,只有找准产业,走对发展方向,才能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。袁场村的“一个桃”,就体现了新河镇在挖掘乡村土地资源、因地制宜引进项目方面取得的优异成果。
“一只蟹”,蹚出致富路。广袤的田野里,绿油油的水稻随风摇曳、长势喜人,而在稻苗田垄间,一只只螃蟹欢快地横行。这就是新河镇杲楼村水稻种植基地稻麦轮作、稻蟹共生产业即将丰收的火热场景。
“目前,我们在稻田放了1万多只螃蟹,预计中秋节前后可以上市。结合近几年市场行情,预计纯收入能达到15万元。我们还准备对稻米进行有机认证,对‘一只蟹’进行绿色食品认证。把‘一只蟹’的文章做大做强,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。”杲楼村党支部书记吴渊对记者说。
而在相邻的新河村,通过深化公共空间治理,回收到期鱼塘100多亩,再加上充分利用零星地块一起建成增收项目,以及村农机租赁的费用等,村集体实现收入约50万元。新河村党支部书记魏贤超说:“我们村大力发展土地规模经营,小田变大田流转土地,科学实施稻麦轮作、稻田养殖技术,同时和村里大户合作,由大户提供技术指导并负责收购,不仅解决了后期销售问题,还实现了村集体增收。”
|